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推出2018年國慶特別節目《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》,邀請了網易創始人兼CEO丁磊作為互聯網行業代表接受采訪,回顧在改革開放大浪潮下中國互聯網的蓬勃發展,分享了創辦網易二十一年的一些感悟。
回憶初次“觸網”:信息革命要來了
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,1994年的4月20日,中國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,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,中國互聯網時代從此開啟。
當時還在寧波郵電局工作的丁磊,通過電話線上的modem(調制調解器)撥號,首次接觸了互聯網。丁磊訪問的第一個網站地址是美國的圖書館。
他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提起,自己自大學以來一直喜歡閱讀英文書和雜志來了解國外的最新技術。在90年代,國內購買英文書的渠道較少,價格也比較昂貴。這次“觸網”的經歷給丁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敏銳的丁磊意識到,“互聯網能讓大家足不出戶就看到有價值的信息,感覺信息革命要來了。”
復盤高光與低谷:要通過創新和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
成立網易后,丁磊帶領網易推出國內第一家免費郵箱系統和個人主頁。這些創新的產品為網易贏得了市場的認可,將網易推向了互聯網的最前沿。丁磊認為當時互聯網的客觀需求是電子郵箱。它突破了地域局限,成為正式交流的工具。“郵箱就是每個人的網上名片。”丁磊道。如今,網易郵箱已經突破10億用戶,展現了其超長的產品生命周期和極強的用戶粘性。
丁磊接受央視采訪:改革開放是創業和創新的動力
在互聯網興起的初期,個人主頁給用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表達自我和交流的平臺,一經推出便吸引了兩萬多個用戶。丁磊笑談到,“這兩萬個用戶自己在上面寫了很多,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UGC(原創內容),產生了很多內容。”
1998年7月,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了第二次《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》。截止到1998年6月30日,我國共有上網計算機54.2萬臺,上網用戶117.5萬人,CN下注冊的域名9415個,WWW站點3700個,網易位列十佳網站第一名。
回顧網易的21年歷程不難發現,網易和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每一步都有改革開放的烙印。改革開放催生著中國互聯網從無到有、從有到優、從跟隨世界到引領世界。